更新时间: 2024-07-28
一、球罐的制作 球形罐与立式圆筒形储罐相比,在相同容积和相同压力下,球罐的表面积**小,故所需钢材面积少;在相同直径情况下,球罐壁内应力**小,且均匀,其承载能力比圆筒形容器大1倍,故球罐的板厚只需相应圆筒形容器壁板厚度的一半。 采用球罐,可大幅度减少钢材的消耗,一般可节省钢材30%~45%;此外,球罐占地面积较小,基础工程量小,可节省土地面积。
1.球罐的构造 球罐由本体、支柱(承)及附件组成。 (1)球罐本体 (2)球罐支柱(承) (3)球罐的附件 1)梯子平台; 2)人孔和接管; 3)水喷淋装置; 4)隔热和保冷设施; 5)液面计; 6)压力表。 2.球罐分类 按形状分有圆球形、椭球形、水滴形或上述几种形式的混合。圆球形按分瓣方式分 有橘瓣式、足球瓣式、混合式三种。圆球形按支撑方 式分有支柱式、裙座式两大类。
二、球罐的安装施工 1.球罐的拼装方法
(1)分片组装法 采用分片组装法的优点是:施工准备工作量少,组装速度快,组装应力小,且组装精度易于掌握,不需要很大的吊装机械,也不需要太大的施工场地。缺点是高空作业量大,需要相当数量的夹具,全位置焊接技术要求高,且焊工施焊条件差,劳动强度大。分片组装法适用于任意大小球罐的安装。
(2)拼大片组装法 拼大片组装法由于在地面上进行组装焊接,减少了高空作业,并可以采用自动焊进行焊接,从而提高了焊接质量。 (3)环带组装法 环带组装法现场施工时,需要一定面积的临时钢平台,占用场地大;组装时需用的加固支撑较多;组成的环带重量较大,组装成球时需较大的吊装机械。另外,环缝组对时难以避免强制性组装,因而强装焊接后产生较大的应力。环带组装法一般适用于中、小球罐的安装。
(4)拼半球组装法 这种施工方法的特点是高空作业少,安装速度快,但需用吊装能力较大的起重机械等。故仅适用于中、小型球罐的安装。
(5)分带分片混合组装法 上述这些组装方法中,在施工中较常用的是分片组装法和环带组装方法。
2.球罐焊接 制定球罐制造工艺流程和球壳板成形工艺,通过试验确定焊接预热温度、层间温度和后热温度,并正确选择了焊接材料。
3.球罐焊前预热、焊后热处理及整体热处理
(1)焊前预热 预热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焊接金属的热影响区产生裂纹,减少应力变形量,防止金属 热影响区的塑性、韧性的降低,并可以除去表面水分。根据施工规范规定,球罐的预热温度根据焊件材质、厚度、接头的拘束度、焊接材料及气象条件确定。 预热范围为焊接接头中心两侧各3倍板厚以上且不少于100mm的范围内。
(2)焊后热处理 球罐焊接完后应立即进行焊后热处理。焊后热处理的主要目的:一方面是释放残余应力,改善焊缝塑性和韧性;更重要的是为了消除焊缝中的氢根,改善焊接部位的力学性能。 遇有下列情况的焊缝,均应在焊后立即进行焊后热消氢处理:厚度大于32mm的高强度钢;厚度大于38mm的其他低合金钢;锻制凸缘与球壳板的对接焊缝。
(3)整体热处理 1)整体热处理的目的。为了消除由于球罐组焊产生的应力,稳定球罐几何尺寸,改变焊接金相组织,提高金属的韧性和抗应力能力,防止裂纹的产生。同时,由于溶解氢的析出,防止延迟裂纹产生,预防滞后破坏,提高耐疲劳强度与蠕变强度。 2)整体热处理的方法。内燃法和电热法。
4.球罐的检验
(1)焊缝检查 1)外观检查。 2)焊缝内在质量的检验。 ①球罐的对接焊缝应100%进行射线探伤和超声波探伤。 ②选择100%射线探伤检查时,对球壳板厚度大于38mm的焊缝还应做超声波探伤复检,复检长度不应小于所探焊缝总长的20%。 ③选择100%超声波探伤方法时,应对超声波探伤部位作射线探伤复检,复检长度不应小于所探焊缝总长的20%。 ④水压试验后进行复查,复查数量不得小于焊缝全长的20%。复查部位包括全部T形接头及每个焊工各个焊接位置的对接焊缝和各种角焊缝。 3)磁粉探伤和渗透探伤检查。 ①球罐对接焊缝的内、外表面应在耐压试验前进行100%焊缝长度的磁粉探伤或渗透探伤,如果球罐需焊后热处理,则应在热处理前进行探伤。 ② 水压试验后应作复查,复查数量应为焊缝总长度的20%以上,复查部位应包括全部T形焊缝及每个焊工所焊焊缝的一部分。
(2)水压试验 水压试验是为了检查球罐的强度、考核球罐组装焊接质量,以保证球罐能够承受设计压力不漏。经过水压超载能够改善球罐的承载能力。 1)进行水压试验前,球罐应具备的条件; 2)水压试验步骤。 3)水压试验要求: ①水压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.25倍。 ②试验用水应为清洁的工业用水,对碳素钢和16MnR钢制球罐水温不得低于5℃;其他低合金钢球罐试压用水温度不得低于15℃。 ③球罐水压试验过程中要进行基础沉降观测,观测应分别在充水前、充水到1/3、充水到2/3球罐本体高度、充满水24h和放水后各个阶段进行观测。